首页 > 网上书店 > 人力资源管理教材

员工招聘与素质测评

  • 作者:于海波
  • 丛书名:全国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系列教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教材
  • 版次/印次:1/1
  • ISBN:9787811346046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10
  • 开本:185mm×230mm
  • 字数:481千字
定价¥36.00会员价¥32.40

每单第一本书运费10元,之后每本书累加5元 (一次性购买满100元即免运费)

  • 介绍/前言
  • 目录

出版说明

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蓬勃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企业越来越紧迫地感到增强其自身竞争力
的重要性。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已替代物质资源成为企业发展最根本的资源,企业必须不断创新
适应竞争模式的改变,把人力资源管理提到战略高度,并建立适合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企事业
机构内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对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对该专业的教材也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鉴于此,我们延请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众多知名学府的权威学者,并联合实务界人士,共同推出
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教材”。这套丛书,既可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教材,亦可
以作为业内人士的重要参考图书。
本套丛书在讲解基本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对重点内容及其最新发展进行了极大的丰富和深化。在知识
结构安排上更加完善,颇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书中融入了与理论知识密切相关的现实案例,有助于
读者扩大知识视野,提高理解理论的深度,拓宽思考现实问题的广度,从而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本套丛书的每一本都是作者的倾力制作,愿她们的出版对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人才的培养
有所助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9年9月

前 言

招聘与选拔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入口”,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实务之一。如何招聘到合适的人才,
这对进入市场经济的我国企业来讲,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问题。同时,我国劳动力就业压力
的增加,以及大学扩招等给单位的招聘与选拔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因此,我国企业及招聘组织迫
切需要科学、有效、快速的招聘和选拔体系。
人力资源招聘与选拔具有深厚的理论研究基础和很强的实践操作性,所以它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理论和
实践都发展较快的环节。从理论研究基础来看,无论是我国在隋唐创立科举制,还是西方国家文官制
度的创立,以及西方国家心理测验的科学发展,都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支持。从实践操作来看,
无论是我国科举制度的创立和长期实践,还是西方国家在改造我国科举制基础上其文官制度的建立和
发展,以及西方国家心理测验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成功运用,都显示人力资源招聘与选拔随着人类社
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所以,人力资源招聘与选拔工作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实
践操作性。人力资源招聘与选拔对于国家、单位、个人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从国家层面来看,人力资
源招聘与选拔体现了国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管理理念,也是国家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依托。
同样,整个国家层面人力资源招聘与选拔的水平也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只有国家层面的人力资源招
聘和选拔工作做好,才会从根本上推动整个社会人力资源招聘与选拔实践的发展。
从企业层面来看,人力资源招聘与选拔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它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竞
争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样,人力资源招聘与选拔也是企业承担一定社会责任、解决部分社会就业
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人力资源招聘与选拔工作已经成为很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一个重
要环节。
从个人角度来看,在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该专业课程对学生来讲可
以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从专业来讲,这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学好的一门专业课程,其中既
有很多的专业理论、专业思想和专业思维方式,更有一些专业方面的技术;从这个方面来讲,学生需
要学会以怎样的理论高度来审视和看待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与选拔,学会其中的一些思维方式和理
论观点;更需要学会如何做简历筛选,如果做一名合格的考官,如何对考生进行面试,如何组织考生
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如何理解每项素质。从学生未来的人生之路来看,该课程又不失为一门职业生
涯方面的辅导课程,在课程中结合各个模块的内容,使学生可以体会如何写好简历,如何做一名合格
的考生,如何更好地应对面试,如何更好地参加讨论,如何在其中体会个人的不足并找到自我完善的
切入点。因此,笔者尽可能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互动,以达到以上两个目标。几年来,我非常乐意给
同学们讲这门课,每当看到同学们积极参与,并在其中有所感悟的时候,我都感到由衷的欣慰。我一
直认为,“同学们问的问题越多,争论得越激烈,他们的体会才越深,他们的收获才越多”。
就笔者个人而言,在参与企业多年的招聘和选拔实践、尤其是人力资源测评的实践中,我对招聘与选
拔工作越来越钟爱。因为它可以使我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使我与各式各样的人才交流。尤其是它可以
使我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和评价我所评价过的每个人才,每次也都谨慎而又小心地给出我的评价和
评语。虽然每次都有一种很“痛苦”的感觉,因为有时一天要面试十多位应聘人员,但是每当以我自
己认为最客观和最公平的方式作出评价后,我都有一种成就感,那就是:我又了解了一些不同特点的
人才,我又对如何评价人的特点有了新的感悟。
本教材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体系结构化。除了第一章和第十一章外,其他各章都是整个招聘和选拔
六阶段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六个阶段分别是准备阶段、招聘策略的确定、招聘实施方案的设计、
选拔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录用决策和员工入职、招聘和选拔的评价与反馈。由于选拔方法的复杂性和
难度,本教材把它分成由易到难四个部分。二是内容操作化。本教材的许多内容都以案例与实践(有
些是我们自己实践过的)来促进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方法的理解。这主要体现在本教材中的很多案
例和操作指导上。
在写作过程中,笔者参阅了大量的相关专著和研究成果,本书最后列出了主要的参考文献。由于篇幅
所限,笔者没有对参考文献一一列出,谨向所有这些著作的作者致以最诚挚的谢意!由于笔者的学识
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一些缺点甚至错误,希望同行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将来进一步修改。
感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感谢出版社的马荷和乔亚编辑,由于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才使得本书与
读者见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笔者现在的感受!


                                                                                 于海波

                                                                         2008年10月23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