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2006年冬,清华大学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心几位长期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们商定一起编写一套
对外汉语系列教材,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教材把多年积累的教学理念和心得体现出来,也可以为热爱
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各国学生提供一个认识中国的新窗口。现在,这本教材已经编写完成。我们还在
抓紧时间继续编写其他几门课程的配套教材,今后这些教材都将陆续奉献给大家。
作为初级听力课教材,本教材主要是为已掌握了800个左右甲级词汇、具有初步听说读写能力、
会使用汉语简单句型的外国学习者而编写,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汉语听力水平和能力。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注意吸收听力教材编写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融汇国内外多部听力教材编
写的最新理念,以新颖性和时代性为原则,以中外文化中共通的东西为编写的侧重点,努力使本教材
贴近真实生活,做到趣味性、实用性和丰富性相统一。
本教材听力语料内容丰富,涉及古今中外时事、趣闻、励志、感恩等话题,比如网络交往类、
生活幽默类、学习汉语类、成语故事类、感情怀念类、节日文化类、交通旅行类、体育健身类、环境
保护类等,这些内容不仅仅实用、有趣,同时也蕴含着大量的中国文化知识。
本教材涉及词汇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甲级词(2396%)和乙级词为主(36
1%)为主,同时也斟酌吸纳了少量的丙级词(1214%)和丁级词(57%),另外还有部分超纲词
(2204%),这些超纲词皆涉及近年社会生活中习见的新事新物。
本教材共22课,主要体例及内容安排如下:
(1)单句
每课有10个单句,每个单句有4个选项,在于训练学生的精听能力。
(2)对话
每课有10个短对话,只有2个话轮,目的是让学生在模拟真实对话的语境中,熟悉中国人说话的用词及
语气,提高学生在对话语流中辨音、辨义的能力。
(3)短文和对话
每课有3篇短文和对话,内容相对独立,并且随着课文难度的加深,短文和对话的长度从150多字逐渐增
加到300多字,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听懂语段或语篇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语段或语篇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这
一部分的练习形式多种多样,有选择、填空、连线、填表格、回答问题等,目的是起到听后检查和巩固
的作用。
(4)每课的生词均有英文翻译,便于学生对汉语的准确理解。全书生词词性标注的依据是《现代汉语
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9年)、《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6年)。
(5)最后是答案、生词和短语总表和专有名词总表,方便学生查找。
本教材在编写中,有些语料参考了国内的报纸杂志及部分网站,在此,我们向原作者表示感谢。
本教材适合每周6~8学时、一个学期(18周)的教学,同时也可以作为汉语爱好者的自学教材使用。
本教材得到清华大学教务处“985工程”二期校级本科教材建设项目的资助,并得到清华大学对外汉
语文化教学中心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得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全书课文编写分工如下:(按姓氏笔画排序)
田园:第六课、第十课刘美玲:第四课、第二十二课
刘座箐:第十四课、第十七课朱文韬:第七课、第十五课
孙书姿:第五课、第十三课岳岩:第三课、第十一课
侯健:第一课、第十六课徐颖:第二课、第九课
龚莺:第十八课、第二十课鲁俐:第八课、第十九课
戴云娟:第十二课、第二十一课
编者
2010年7月于北京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