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说明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是规范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规则。民事诉讼法体系庞杂,对于学习者而言,宜先选择一本具有清晰架构与体系的书,作为学习的基础,将民事诉讼的法律概念作一定程度的理解后,再进一步涉猎其他资料,循序渐进地扩充。基于此,本书撰写过程中,尽量以体系化的学习方法引导读者,摆脱剪辑式的学说整理片段学习法,期望能够使读者于掌握基本概念之际,能理解不同诉讼制度间或法条间的适用关联,进而掌握诉讼法的全貌。对于重要的概念和制度,本书详举重要案例,做深入浅出的分析,协助读者思考与理解,使读者能够融会贯通相关的条文和重要概念。本书的案例除了法院的实际判决之外还有大量的历年司法资格考试真题,期望通过案件实例的研习,培养学生法律思维与解决实际案例的能力。本书适用于大学本科生以及准备司法考试和备考研究生的人员,对于其他法律学习者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具体而言,本书重点突出三个“结合”的特色:
一是结合《民事诉讼法》最新修改,突出对学科知识点的体系性诠释。
本书以2012年最新修订过的《民事诉讼法》为蓝本,强调对新修订法律规定的法理阐释和立法背景的介绍。通过梳理本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为读者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结构,通过集成与知识点相关的现行法律及繁杂的司法解释规定,使读者能够理解条文之间适用的关联,进而掌握该学科的知识全貌。
二是结合司法实践,突出部门法学的实用性特点。
该教材弱化抽象理论学说的阐述,强化法律的实用性。内容主要使用体系结构图示解说和典型案例剖析的方法,对基本法理、现行法律规定以及司法实践状况做深入浅出的讲解,协助读者融会贯通,培养法律思维与解决实际案例的能力,强化对于司法资格考试试题的解题能力。
三是结合法律类考试,突出应试指导特点。
该教材的撰写素材,不但包含各名校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招生考试试题在内的各类考试试题,而且还梳理了2003年至2013年间的司法资格考试真题,按照考察的知识点分类穿插于基本概念与理论的讲解之中,具有很强的应试指导性。
《民事诉讼法:体系解说与实例研习》的内容经集体讨论确定之后,编写人员分工撰写。初稿完成后由廖中洪教授统稿、定稿。具体的编写分工如下(以撰写章节先后为序):
孔令章:第一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毋爱斌:第二章、第三章
常宝莲:第四章、第十一章第六节
林轲亮:第九章、第十章
刘秀明: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罗发兴:第十三章
王晓利: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
程 林: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
尽管编著者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不完善之处在所难免,尚祈读者批评指正。对于书中引用的文献资料的作者也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