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上书店 > 英语专业教材

英语短篇小说赏析

  • 作者:陈爱敏
  • 丛书名:全国本科院校英语类公共选修课系列教材
  • 版次/印次:1/1
  • ISBN:9787566314789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年1月
  • 开本:185mm×260mm
  • 字数: 416千字
定价¥35.00会员价¥31.50

每单第一本书运费10元,之后每本书累加5元 (一次性购买满100元即免运费)

  • 介绍/前言
  • 目录

  前 言

  长期以来,英美长篇小说由于其情节的复杂性、人物的生动性和思想的深刻性等特点,备受中国读者青睐。而相比而言,短篇小说则被人们所冷落。有鉴于此,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的安排下,我们编写了这本《英语短篇小说赏析》,希望能给国内读者在英美短篇小说的学习与研究方面提供比较好的素材。

  英国短篇小说真正意义上的繁荣一般被认为是从19世纪开始,一些擅长写长篇小说的作家,同样也创作了很多深受读者欢迎的短篇佳作,像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芙、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多丽丝·莱辛等。

  史蒂文森的长篇小说《金银岛》《化身博士》等都拥有众多的中国读者。他的小说语言流畅、文字精练、节奏明快,表现出特有的风格;小说中冒险气氛的渲染、性格化的语言以及不时透露出的幽默和抒情技巧,使得作品别具一格。本书收录史蒂文森的短篇《马克海姆》,故事生动再现了主人公马克海姆劫财与行善之间的内心冲突,反映了善最终战胜恶的积极向上的主题。

  苏格兰作家赫克托?门罗,笔名萨基是另一位英国著名短篇小说家,但相对来说较少为国人所知。作者常常以十分辛辣但又机智、俏皮的语言,嘲讽了资本主义上流社会的陈腐庸俗与愚蠢浅陋,同时又以象征的手法揭示人生的哲理。本书收录了他的短篇《非法闯入》,故事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两个冤家在树林中狭路相逢,都欲置对方于死地的故事。就在他们虎视眈眈,准备消灭对方之际,头顶上的大树轰然倒塌,将他们压在其下,他们呼喊救命,结果却引来了狼群。该小说寓意深刻,富有哲理,面对尖锐的矛盾,人类应如何化解,以免酿成更大的灾难?

  乔伊斯是20世纪爱尔兰现代主义作家,后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他的作品结构复杂,语言晦涩,象征、内心独白、精神顿悟以及意识流等写作手法的运用,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和结构方法,使得英国小说创作有了重大突破。本书收录了他的短篇《姐妹》,取自于小说集《都柏林人》。故事表达了宗教思想对人们的摧残和腐蚀,同时表达了主人公“我”对自由思想的渴望。

  20世纪英国杰出女作家伍尔芙,近年来在国内关注度较高,她多才多艺,思想活跃,长篇、短篇、随笔等给人们揭示了女性的理想,反映了女性的真实情感与自我意识,从道德、思维和哲学层面探索女性的价值。本书所选《新装》向我们展示了一战之后英国中产阶级社会中形形色色的群像,表达了作者对战后英国上流社会物质腐败的讽刺和对人物复杂情感敏锐的洞察力,意识流手法的运用,让读者能够更好地审视女主人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劳伦斯被公认为心理描写大师,也是20世纪颇具争议的作家。本书选取的《玫瑰园中的影子》,描述了一对貌合神离的新婚夫妇失败的婚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法沟通。作者虽然没有直接提到战争,但是却入木三分地抨击了大工业与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灾难后果。

  另一位著名英国作家毛姆同样反映了资本主义膨胀和战争带给人们的伤痛,作品常以冷静、客观乃至挑剔的态度审视人生,又兼具讽刺和怜悯格调。《万事通先生》是脍炙人口的短篇,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凯兰达先生博学多闻、热心助人、好争善辩的性格特点的描写,凸显其形象的高大,活灵活现地暴露了世俗男女和英国绅士的弱点。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早期英国著名短篇小说家,她的作品既包含了印象主义的明快、写意,现实主义的客观、真实的手法,也有打破传统小说的叙事技巧的现代主义印记。本书选取作品《理想家庭》,讲述了尼夫一家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现代社会的生活使家庭关系变得凝滞、沉闷, 婚姻建立在金钱之上, 父子、夫妻、母女之间的关系变得扭曲,传统的亲情已经荡然无存。

  英国作家兼评论家格雷厄姆·格林以其充满哲理、娱乐性强的小说创作而著称,本书选取的《过桥》象征意义丰富,旨在启发人们:生活中只有改变心态和思维方式,生活才会发生根本改变。

  莱辛是一位跨越20~21世纪的多才多艺的英国女作家,她的体裁涉猎广泛,有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作品50余部;她的作品题材广泛,既包括敏感的政治话题,如种族、阶级、核武器等,也包括社会话题,尤其是女性的生育、情爱、家庭关系等,内容丰富,写作技巧多样。因此,她获得了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的颁奖词中写道:这位女性经验主义的史诗作者“以其怀疑主义、激情和想象力审视了一个分裂的文明”。一般认为,莱辛主要以长篇小说见长,但事实上,她的短篇也不逊色。本书中的《通过隧道》是关于男孩杰瑞的成长故事。杰瑞向往大海,希望与小伙伴们一起游泳,但最终被排斥,这使得他心灵备受伤害。同时也使得他下定决心,通过刻苦训练,战胜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最终游过隧道。借此,作者象征性地表达了杰瑞的成长与成熟的过程。

  本书收录的另三位作者分别是安东尼娅·苏珊·拜厄特、安吉拉·卡特和伊恩·麦克尤恩。作为20世纪英国的重要作家,拜厄特2008年被《泰晤士报》评为自1945年以来英国五十名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卡特与拜厄特同样关心女性的状况,被认为是女权主义作家。拜厄特关注女性生存状况,揭示女性边缘化,展现她们在寻求自我、追求自由的过程中遭遇的困境,积极倡导改善女性生存境遇。而卡特通过塑造现代女性新形象,提倡男性与女性平等相处,避免女性主义解放运动走入极端,反映出全新的女性主义思想。麦克尤恩是当前英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自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和最后的仪式》获得1975年的毛姆奖以来,他四次获得布克奖提名,并终于在1998年以《阿姆斯特丹》折桂。其新作《赎罪》同样获得2002年的布克奖提名,虽然最终未能如愿获奖,但得到了比《阿姆斯特丹》更多的赞美之词。《赎罪》在美国获得全美书评人大奖,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麦克尤恩语言细腻、犀利,擅长表达现代人内在的种种不安和恐惧,探讨了暴力、死亡、爱欲和善恶等问题。本书收录的短篇小说《蝴蝶》以倒叙、回忆的方式,探讨了一个严重自闭者的内心世界,以及其作为一个谋杀者的犯罪心理。小说揭示了20世纪后现代工业时代,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异化,以及人类精神上的孤独与空虚。

  一般认为华盛顿·欧文是美国短篇小说的鼻祖,但事实上真正奠定了美国短篇小说的基础,并使之成为一种固定文学形式的却是纳撒尼尔·霍桑和埃德加·爱伦·坡。他们突破传统,坚持以叙述结构和情节发展为理念,是对欧文冗长式描写的一个重大突破;哥特式的创作风格,对人物心理的深度刻画,成为美国短篇小说的创作传统。霍桑著有诸多以压抑、残暴、罪恶以及不公正等为主题的作品,在细腻呈现精神错乱的状态的同时,深入剖析人物心理。《年轻的古德曼·布朗》再次回归原罪主题,体现清教思想,作者通过象征主义写作手法,将人性的伪善以及阴暗面刻画得入木三分。故事中,年轻人布朗离开妻子来到了森林,进入了一个梦幻的、超现实的世界,在那里,他见证了道德的荒原。坡被认为是侦探、推理小说的鼻祖,他经常通过构建奇特、恐怖怪异的故事情节,运用夸张、隐喻和象征等艺术手法,表现人性的危机。《瓶中手稿》是一篇短篇科幻小说,叙述了主人公“我”穿越太平洋,去南极洲的海上奇异经历,体现了诸多哥特式小说的特征。

  凯特·肖邦是来自美国南方路易斯安那州的女作家,1882~1885年间,她以特有的细腻笔触出版了百余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到1899年第二部长篇小说《觉醒》发表前,她已是一位颇具盛名的、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女作家了。而《觉醒》的问世非但未给这位女作家带来荣耀和欢愉,却使她身心疲惫,深受伤害,因为,各报纸杂志大肆抨击《觉醒》“污秽粗俗”“怪异病态”。然而,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评论界发现其艺术价值,她被誉为女权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本书所选短篇《德西蕾家的婴孩》,通过展现女主人公德西蕾人生的跌宕起伏,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以血统分等级、以肤色论地位的恶劣社会风气,反映了当时社会所存在的种族歧视现象。

  薇拉·凯瑟是20世纪初美国有名的小说家和诗人,她生于弗吉尼亚州,9岁时随家移居内布拉斯加州,在西部大草原乡镇里长大,对大草原有深厚的感情,并创作了多篇与之相关的作品。她的著名长篇《啊,拓荒者》近几年受到中国学者的热议。她的短篇小说也同样精彩,以草原生活为背景的作品不在少数。短篇小说《邻居罗西斯基》选自凯瑟的小说集《难以琢磨的宿命》。故事通过男主人公罗西斯基放弃大城市的生活,投身大草原故事的叙述,表达了年轻人热爱、拥抱自然,无怨无悔将毕生奉献给大草原的决心,歌颂了边疆拓荒者不畏艰辛的开拓精神。凯瑟的作品结构匀称,节奏舒缓从容,文字清新优美。近年美国评论界认为她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

  海明威在中国家喻户晓,他的长篇,如《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等,短篇小说《杀手》《一个洁净光亮的地方》等都受到了中国读者的青睐,但本书所选《乞力马扎罗的雪》则相对少为人知。故事通过讲述作家哈里在非洲狩猎时的险遇,在经历了恐惧、怨恨、厌倦、绝望之后,坦然对待死亡,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硬汉性格。

  本书所选的另两位作家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和伯纳德·马拉默德分别生在波兰和俄国,后移居美国。他们各自以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宗教思想为基础创作了各具特色的作品。虽背景相异,但他们共同表示出了对犹太文化传统的热衷和保护。辛格是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从小接受正统犹太教教育,学习希伯来文和意第绪文,熟悉犹太教经典和宗教仪式,所有这些成为他创作的源泉。本书的短篇《傻瓜吉姆佩尔》通过对主人公吉姆佩尔经历的叙述,表达了一个流散异乡的游子对本民族命运前途的担忧和期冀。随着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兴起,犹太民族传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与挑战。作者认为,只有坚守统一的犹太民族信仰,才能实现本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马拉默德来说,俄国犹太移民家庭的背景给他的作品打上了极强的犹太民族文化的烙印。在小说《魔桶》中,马拉默德通过男主人公列奥从对自己犹太身份的拒绝,到对犹太文化传统、价值观的认同,反映了作者对犹太文化、习俗、道德观的坚守。

  雷?布拉德布里是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文法家,以短篇小说著称,曾获得“最佳美国短篇小说奖”。他的许多短篇小说刻画了人性中的黑暗面和技术进步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但是,他又是一个热情的乐观主义者,通过作品表达了对人类及其未来充满希望。布拉德布里的《霜与火》通过对两个主人公星际旅行中奇遇的描写,象征性地表达了宗教、爱情、道德、追求等主题。

  约翰·厄普代克是集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散文家和评论家于一身的美国当代文学大师,作品两度获得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以及欧·亨利奖、国家书评协会奖等众多奖项,“性爱、宗教和艺术”是厄普代克的重要创作主题。他最著名的长篇“兔子四部曲”、著名短篇——“贝克三部曲”,共同构成了全面展示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的图景,深刻探索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灵魂现状和救赎。本书所选短篇《A&P》以一个古老小镇里的食品超市为背景,借19岁的店员萨米之口,讲述了萨米与经理因价值观不同而导致的冲突。“A&P”原意为“大西洋和太平洋商场”,从大西洋到太平洋,正是美国本土的地理位置,因而是整个美国的象征。小说涉及美国社会众多的话题:性、文化政治、社会道德等,是一部成长小说。

  本书最后选录了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两位女作家的作品。凯特·布拉维尔曼是美国著名女性作家、短篇小说家、诗人。她的作品关注疾病、死亡和吸毒等主题。小说 《湄公河三角洲奇谈》以叙述女主人公深受毒瘾困扰,从而迷失自我,堕落、迷茫,到最终彻底改变,寻得自我的过程。任璧莲是世纪之交比较活跃的女作家,虽然作品不多,但是引起了东西方读者的极大阅读热情。她以长篇见长,但是短篇小说同样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小说集《谁是爱尔兰人》中的《胎友》被收录于《20世纪美国最佳短篇小说集》之中。而本书所选的《谁是爱尔兰人》(作者以此为小说集命名),反映了任璧莲对全球化时代下族裔散居状态中的个人身份的思考。作者一贯秉持的观点是:人的身份是流动的,并非固定不变的。

  《英语短篇小说赏析》本着简洁、精当、易于阅读、帮助思考的原则进行编撰。全书从众多的英美文学大家中筛选了英国与美国著名小说家各12人,作品计24部,分作24个单元,每单元包含作家作品简介、作品、赏析和讨论题4个部分。“作家作品简介”部分中较为全面地概括介绍了所选作家的生平、主要作品、写作风格等。“作品”即文本,为方便读者阅读,编者对生词、难句等给出注释。 因为本书篇幅所限,对少数几篇较长的作品做了删减。“赏析”部分概括交代了小说创作的背景,分析了作品的主要创作目的和主题思想,简要讨论了小说的写作风格,指出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讨论题”部分根据所选文本提供相应问题,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董晓波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指导,2014级部分研究生也积极参与编写。我负责了全书的选材、设计,中英文稿的审读、修改以及定稿;研究生王明月与刘帆帆做了大量的先期工作,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等;张芸负责全书的编辑,整理;参编人员有:王明月、刘帆帆、胡海萍、胡方凝、黄雪莹、邵慧敏。在此,对她们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书可以作为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研究生英美文学课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外语研究者与爱好者的阅读、欣赏材料。本书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诚请各位专家学者给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