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上书店 > 统计学/金融学/保险学教材

人身保险(第二版)

  • 作者:蒋虹 编著
  • 丛书名:
  • 版次/印次:2/1
  • ISBN:978-7-5663-1974-6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年9月
  • 开本:185mm×260mm
  • 字数:427千字
定价¥42.00会员价¥37.80

每单第一本书运费10元,之后每本书累加5元 (一次性购买满100元即免运费)

  • 介绍/前言
  • 目录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我国人身保险业获得了高速发展。在恢复人身保险业务的1982年,我国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仅为159万元。但到2017年,我国人身保险保费收入达26746.35亿元。其中,寿险保费收入21455.57亿元,健康险保费收入4389.46亿元,意外险保费收入901.32亿元,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同时,我国人身保险产品种类增多,既有保障型产品,又有投资型产品,人身保险市场逐步成熟。自2011年开始,健康险就进入高增长阶段,增速保持递增态势,占人身保险保费的比重也不断增加。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人均寿命的增加,年金保险快速发展;互联网保险也发展迅猛。与此同时,我国人身保险公司的数量从最初的1家发展到2017年的85家。另外,新险种不断涌现,有关人身保险的法律法规在不断修订完善,有关人身保险产品监管,人身保险资金运用,保险公司股权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偿付能力管理等的一系列法规出台。人身保险在对家庭、企业提供人身风险保障、投资理财及员工福利方面乃至在经济发展上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适应人身保险呈现出的新的发展态势,特对初版教材进行了修订。
  本教材是以笔者的人身保险课程讲稿为基础,借鉴吸收了国内外人身保险著作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人身保险市场的最新发展动态编写而成的。第二版在保持原书体系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删除了一些陈旧的内容,更新了部分内容和数据。全书分十二章,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并分析了人身保险的基本原理、人身保险的险种及人身保险的经营实务。第一、二章是人身保险的基本原理部分,阐述了人身保险概述、人身保险合同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与初版相比,对第一章人身保险概述中第三节内容进行了大的修改,增添了新内容,更新了数据;另外,这章加了一节“新科技对人身保险行业的影响”。第二章根据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做了微调。第三、四、五、六、七章是人身保险的险种介绍,分析了人寿保险、年金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人身保险与员工福利计划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与初版相比,这几章更新了数据,对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结合我国最新监管政策,以及新公布的《分红保险精算规定》《万能保险精算规定》《投资连结保险精算规定》做了修改。在第四章年金保险中加了一节“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第五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根据2014年开始实施的《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及代码》(标准编号为JR/T0083—2013)做了修改。第六章健康保险做了内容细化,提炼更新。第七章人身保险与员工福利计划中“企业年金”一节根据2018年2月1日起在我国实施的《企业年金办法》做了更新。第八、九、十、十一、十二章是人身保险的经营管理部分,阐述分析了人身保险的市场营销、人身保险的核保与理赔、人身保险保费的确定、人身保险资金的运用、人身保险监管的基本内容。与初版相比,第八章,增加了一节“互联网保险营销模式”;第十章人身保险保费的确定结合我国《分红保险精算规定》《万能保险精算规定》《投资连结保险精算规定》加了一节“投资类寿险产品保费的确定”;第十一章人身保险资金的运用结合《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保监会令〔2018〕1号)做了全面修订;第十二章人身保险监管结合最新发布的人身保险业务方面的监管政策,以及《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保监会令〔2018〕5号)、《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第3号:人身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规则》(保监发〔2018〕27号)、《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第4号:人身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量化评估规则》(保监发〔2018〕27号)、《保险经纪人监管规定》(保监会令〔2018〕3号)、《保险公估人监管规定》(保监会令〔2018〕2号)、《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全面修订,另外加了一节“大数据与人身保险监管”。
  本书在内容上充分吸收了国内外相关论著的精华,密切联系人身保险市场的最新发展动向,力图实现理论性、务实性、时代性的完美结合,使读者全面、系统地掌握人身保险的理论体系和人身保险的实务操作流程。书中重要专业术语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金融、保险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保险从业者及爱好者的学习用书。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笔者参阅了国内外大量的文献书籍,并参考了业内部分专业网站资料,直接引用了一些同行专家的相关成果和监管机构的法规文件。
  由于我国人身保险处在快速发展中,保险实务不断创新,保险研究不断发展,有关的法律法规也处在不断修订和完善中,加之水平有限及工作疏漏,书中可能存在一些不足甚至错误的地方,还望读者批评指正。
  最后,衷心感谢为本书第二版的出版付出辛勤劳动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工作人员,特别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张俊娟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