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欧美国家环境法律实践和学术文献为基础,跨越了法律与经济两类学科并将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实践应用研究,是一部非常具有有创新意义的学术专著。从公平与效率的双重角度出发,首先研究了对环境产生负外部性问题的经济学规律和一般经济、技术解决方法。然后,在立法、执法和司法三个层面上,将经济学与法理学理论相结合,就环境法目标、环境标准制定、环境损害侵权责任准则、环境管制、环境罪、环境损害责任保险与赔偿基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论述。最后,以欧美司法实践为例,对欧美国家乃至国际环境法律体制、环境法基本原则的经济学原理与标准进行了阐释,同时,还对发展中国家环境法制定与实施的特殊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以环境法与经济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领域里,本书的出版有望为其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并为建立更加合理高效、严密经济的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体系提供具有较高价值的参考。
第1章 污染与效率
1.1 污染外部性
1.1.1 企业和国家的外部效应
1.1.2 环境法的目标
1.1.3 非法律工具的作用
1.2 科斯定理
1.2.1 损害的相互性
1.2.2 冲突的产权:一个实例
1.2.3 科斯定理的若干局限
1.2.4 科斯定理的应用价值
1.2.5 国家间的科斯式谈判
1.3 妨害行为
1.4 首用原则
1.4.1 经济原理
1.4.2 实例
1.4.3 经济分析
第2章 环境污染定价与环境标准制定
2.1 成本—收益分析对环境政策的重要性
2.1.1 经济原理
2.1.2 环境法与政策中的成本—收益分析
2.2 环境标准制定
2.2.1 环境标准的法律和经济含义
2.2.2 目标标准和排放标准的联合运用
2.2.3 规程标准
2.2.4 成本—收益分析与标准制定的法律原则
2.2.5 排放标准、目标标准和成本—收益分析
2.2.6 最优具体性、排放标准和最佳可用技术
2.3 经济工具
2.3.1 工具选择
2.3.2 可交易许可
2.3.3 环境税
第3章 责任准则
3.1 侵权法的经济原理
3.1.1 侵权法的目标
3.1.2 单方情形
3.1.3 双方情形
3.1.4 活动水平
3.2 控制环境损害的过失与严格责任
3.2.1 经济标准
3.2.2 若干修正
3.2.3 环境法中的严格责任
3.2.4 运用的经济检验
3.3 因果关系
3.3.1 因果关系的经济理论
3.3.2 环境法中的因果不确定性
3.3.3 运用的经济检验
3.4 财务限额
3.4.1 限额的经济分析
3.4.2 限额的法律分析
3.4.3 契约限制
3.4.4 运用的经济检验
3.5 责任限方
3.5.1 责任限方的经济分析
3.5.2 法律分析
3.5.3 运用的经济检验
3.6 潜伏期、追溯责任和开发风险
3.6.1 重要性
3.6.2 经济分析
3.6.3 环境法中的追溯责任
3.6.4 运用的经济检验
第4章 安全管制
4.1 安全管制的公共利益标准
4.1.1 安全管制的标准
4.1.2 环境污染管制的必要性
4.1.3 实践中的安全管制
4.2 管制的私人利益论
4.2.1 为获得进入壁垒或宽松标准而进行的游说
4.2.2 私人利益对政策工具选择的影响
4.2.3 政府层级的选择
4.2.4 责任法规和寻租
4.2.5 重要性
4.3 各种工具的组合
4.3.1 责任与管制:排他性
4.3.2 违反管制与责任
4.3.3 遵守管制与责任
4.3.4 工具选择
4.4 自愿工具
4.4.1 经济工具与自愿工具
4.4.2 EMAS−管制
4.4.3 环境合同:佛兰德斯的法与经济学视角
第5章 环境罪
5.1 为什么需要运用刑法
5.2 如何威慑
5.3 最优制裁
5.4 行政法还是刑法
5.5 公司还是个体行为人
5.6 刑法与环境罪
5.7 环境刑法的模式
5.7.1 抽象危害
5.7.2 具体危害
5.7.3 严重后果
5.7.4 其他条款
5.7.5 环境刑法和行政法间的依存性
5.7.6 历史演变
第6章 环境损害赔偿
6.1 应用于环境责任的保险理论
6.1.1 功利论
6.1.2 交易成本论
6.1.3 应用于环境保险
6.2 道德风险
6.2.1 原理概要
6.2.2 补救办法
6.2.3 环境保险中的道德风险
6.3 逆向选择
6.3.1 问题
6.3.2 补救办法
6.4 保险人的能力
6.5 潜伏期
6.5.1 追溯责任的可保性
6.5.2 保单条件中的反应
6.5.3 保险覆盖期
6.6 因果不确定性
6.7 保险原则适用问题
6.8 强制保险
6.8.1 增加责任方的期望效用
6.8.2 信息问题
6.8.3 破产问题
6.8.4 强制保险的潜在危险
6.8.5 进一步的警告
6.9 赔偿基金
6.9.1 引语
6.9.2 各种基金
6.9.3 公平和有效赔偿的基本原则
6.9.4 基金与保险
6.9.5 环境损害赔偿基金
6.9.6 结语
第7章 环境联邦主义
7.1 引语
7.2 欧洲的环境政策:竞争条件的统一
7.3 集权和分权的起点
7.3.1 泰鲍特模型
7.3.2 相互竞争的法律体系
7.3.3 “自下而上的联邦主义”
7.4 环境管制的集权标准
7.4.1 外部性的越境特征
7.4.2 “向底竞赛”
7.4.3 降低交易成本
7.4.4 “欧洲遗产”
7.5 对环境标准制定的影响
7.5.1 环境质量标准
7.5.2 排放限值
7.5.3 欧盟的实践
7.6 欧盟的政策考虑
7.7 公共选择的视角
7.8 结语
第8章 环境法和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原则
8.1 引语
8.2 可持续发展
8.2.1 国际环境法
8.2.2 欧共体条约
8.2.3 法律与经济解释
8.2.4 珍惜后代人
8.3 源头预防原则
8.3.1 国际环境法
8.3.2 欧共体条约
8.3.3 法律和经济解释
8.4 就近原则
8.4.1 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
8.4.2 第戎黑茶藨子甜酒案、丹麦瓶子案和瓦龙废弃物案
8.4.3 废弃物贸易的效率和伦理
8.5 预防风险原则
8.5.1 渊源和内容
8.5.2 实例
8.5.3 经济解释
8.5.4 欧共体通讯
8.6 污染者付费原则
8.6.1 渊源
8.6.2 经济解释
8.7 一体化原则
8.7.1 法律一体化:法典化
8.7.2 外部一体化
8.7.3 一体化污染预防与控制(IPPC)
8.7.4 经济解释
8.8 环境和人权
8.8.1 宪法中的环境权
8.8.2 《欧洲人权公约》的判例法
8.9 属地原则
第9章 环境法在发展中国家的作用
9.1 引语
9.2 关于环境法目标和新技术的若干基本概念
9.2.1 内部化
9.2.2 标准的作用
9.2.3 标准制定的原则
9.3 环境法规执行的若干思考
9.3.1 标准的执行
9.3.2 可执行的立法
9.3.3 司法审查
9.3.4 制裁的组合运用
9.3.5 控制和起诉的有效性
9.3.6 制裁的有效性
9.3.7 信息和遵守
9.4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立法及其执行
9.4.1 引语
9.4.2 发展中国家环境立法的目标
9.4.3 司法问题
9.4.4 制裁的组合运用
9.4.5 发展中国家环境法执行的有效性
9.5 若干初步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致谢
缩略语表
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参考文献
附录 欧盟条约中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条款的演变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