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ID仲裁机制的兴起与双边投资条约的大量缔结,共同构筑了一幅国际投资争端解决的当代图景。这一机制致力于投资争端解决的非政治化,赋予外国投资者向国际仲裁庭的直接请求权。本书从完善基础、完善理念以及完善措施三个方面论述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纵深推进,如何通过革新并完善中国对外缔结的双边投资条约中的ICSID仲裁管辖权条款,使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国家主权维护与“一带一路”倡议下海外投资利益的保护能够真正在ICSID仲裁机制中得到有效性平衡。
绪论
第一章 ICSID仲裁的兴起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BITs:当代图景与潜在危机
第一节 BITs与投资者−东道国仲裁机制的兴起
一、投资者−东道国仲裁机制的形成
二、BITs作为ICSID仲裁发展的推动力
第二节 中国双边投资条约的演进及其对ICSID管辖权的同意
一、中国BITs的起步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嬗变
二、ICSID管辖权及双边投资条约的仲裁管辖权问题
三、中国双边投资条约对ICSID管辖权的同意:从逐案审批到全面接受
小结
第二章 完善理念:以BITs的缔约前景与ICSID的未来为视角
第一节 双边投资条约的坚执:发展中国家与双边投资条约
一、双边投资条约的肇始与演进:南北矛盾下主权让渡的攻防战
二、双边投资条约的引资效果:计量经济学分析
三、双边投资条约的缔结前景
第二节 ICSID仲裁机制的坚信:主权让渡与私人利益的博弈
一、ICSID仲裁机制的正当性危机
二、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的潜在范式
第三节 国家主权的坚守与“一带一路”倡议下海外投资利益的平衡
一、国家主权的坚守
二、国家主权与投资者利益兼顾的框架性权衡
小结
第三章 国际投资自由化背景下ICSID 管辖权扩展及应对
第一节 ICSID管辖权的扩展:趋势与途径
一、投资和法人国籍的界定
二、最惠国条款在程序中的适用
三、保护伞条款的适用
第二节 中国双边投资条约的修订与改良
一、投资与法人国籍
二、最惠国条款
三、保护伞条款
小结
第四章 东道国当地救济规则的适用
第一节 国际法上的东道国当地救济:性质、法律依据与要求
一、当地救济:程序性与实体性思辨
二、用尽当地救济规则的法律依据
三、用尽当地救济规则的要求
四、用尽当地救济规则的例外
第二节 用尽当地救济规则在ICSID仲裁中的适用
一、默示不等于放弃?:传统国际法vsICSID公约
二、用尽当地救济规则的附期限问题
三、用尽当地救济规则与终局性要求
第三节 从严解释实践下的岔路口条款
一、岔路口条款问题的提出
二、触发岔路口条款的情形
三、岔路口条款的例外:临时救济或禁令救济
第四节 中国BITs中的当地救济规则与岔路口条款问题
一、国内法及BITs中的用尽当地救济规定
二、用尽当地救济规则:中国的取舍问题
三、用尽当地救济规则在中国的具体适用问题
四、岔路口条款的困境及中国的立场
小结
第五章 不排除措施条款的设置与适用
第一节 不排除措施条款:作用与缔结实践
第二节 不排除措施条款的解释:方法与规则
第三节 不排除措施条款允许东道国免责之情形
一、基本安全利益
二、国际和平与安全
三、公共秩序
四、公共健康
五、公共道德
六、极端紧急情况
第四节 不排除措施条款的审查
一、非自行判断条款:全面实质性审查
二、自行判断条款:善意审查
第五节 中国BITs中的不排除措施条款
一、完善中国BITs中不排除措施条款的必要性
二、中国BITs中不排除措施条款设置的建议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