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上书店 > 学术著作

出版融合理论研究及国内出版融合案例分析

  • 作者:杨玲 著
  • 丛书名:北京市宣传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 版次/印次:1/1
  • ISBN:9787566324252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8
  • 开本:170mmx240mm
  • 字数:277千字
定价¥50.00会员价¥45.00

每单第一本书运费10元,之后每本书累加5元 (一次性购买满100元即免运费)

  • 介绍/前言
  • 目录

       媒介融合概念自1983年首次由美国普尔教授正式提出并于2005年引入我国以来,在短短几年内迅速成为业界和学界的研究热点。随着媒介融合对社会和产业变革影响的加剧,研究的重点由初期的概念界定及微观分析,向理论层面和产业组织层面推进。围绕媒介融合对产业格局、经济特征和竞争方式的改变以及产业的战略转型,国外研究主要基于传播过程和生产模式分析;国内则多围绕各媒介子行业的变革与发展趋势展开讨论。对于媒介深度融合所带来的产业融合和竞争变革及解决机制,前期研究成果提供了初步分析框架和路径思路,但在学理层面尚不够成熟,也缺乏基于产业组织的深入分析。本书根据媒介融合的特征和演进路径,从产业融合的经济效应和价值创新出发,分析媒介市场、竞争格局和竞争模式的变化,解析其与现有体系在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整合与细分的边界、个体与组织的边界等方面的冲突;根据媒介产业的特殊属性,以现代传播系统构建为目标,探讨如何通过规制、管理、组织和运营机制的创新,解决竞争优势失效问题,推进媒介的深度融合。通过对国外出版融合的进程及案例分析,从媒介企业视角提出转型发展建议。

第一章 出版融合的内涵及历史演进
  第一节 新媒介与媒介融合
    一、新媒介的概念和传播特征
    二、媒介融合的缘起
  第二节 出版融合的概念和内涵
    一、出版融合的含义
    二、出版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第三节 出版融合的驱动因素和表现维度
    一、出版融合的驱动因素
    二、出版融合的表现维度
  第四节 出版融合的演进及发展历程
    一、出版融合的演进规律
    二、我国出版融合发展进程
第二章 出版融合的经济效应和价值生成逻辑
  第一节 出版融合的相关新兴技术
    一、数字传播技术
    二、网络技术
    三、云计算技术
    四、大数据技术
    五、VR技术
    六、人工智能技术
    七、5G技术
  第二节 智媒时代的出版属性和特征
    一、数字内容产品的属性
    二、智媒时代的出版特征
  第三节 出版融合的经济效应
    一、泛化与网络经济效应
    二、开放与区域效应
    三、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
    四、非居间化和平台效应
    五、协同和聚集效应
    六、外部性和高频效应
  第四节 出版融合的价值生成逻辑
    一、红色女王效应与持续创新
    二、品牌效应与内容价值增值
    三、渠道多元化与长尾价值增值
    四、技术数据化与虚拟价值增值
    五、受众个性化与定制价值增值
第三章 出版融合创新范式及案例研究
  第一节 出版融合的范式和路径
    一、出版融合的范式演进
    二、出版融合的路径和方式
  第二节 国外案例样本及分析
    一、国际大众出版集团的深度融合转型
    二、国际学术出版集团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三、国际教育出版集团的数字化全面转型
  第三节 国内案例样本及分析
    一、人民卫生出版社依托专业优势实现出版深度融合
    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构建教育出版生态圈
    三、海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整合内外部资源实现全媒体全产业链运营
  第四节 我国出版融合运营的几种模式
    一、专业出版融合运营模式
    二、教育出版融合运营模式
    三、大众出版融合运营模式
第四章 出版融合的重构逻辑及困境
  第一节 媒介融合下出版环境的变革
    一、政治环境的变革
    二、市场环境的变革
    三、社会环境的变革
    四、技术环境的变革
    五、信息和知识环境的变革
  第二节 出版市场与竞争格局的变革
    一、市场边界模糊扩大竞争范围
    二、市场结构裂变重塑竞争格局
    三、市场容量扩大加剧竞争程度
    四、垄断因素强化改变竞争方式
  第三节 组织环境和市场变革下的转型重构
    一、传统出版价值链的解体
    二、出版竞争层次的多重转换
  第四节 出版企业面临的重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出版融合发展问题的表现形态和属性分类
    二、战略困境:决策信息空间和战略模式固化
    三、商业模式困境:价值体系和盈利模式失效
    四、业务困境:出版流程难以适应产品形态和消费需求改变
    五、管理困境:组织架构和制度陈旧难以支撑变革
    六、能力困境:人员匮乏、知识陈旧,难以实现能力更新迭代
第五章 出版融合重构下的协同创新
  第一节 基于智能互联的战略创新
    一、角色转型:从介质媒体转型到关系媒体
    二、重心转换:从产品制造转为知识服务
    三、导向转换:从生产导向到价值导向
  第二节 基于新业态的商业模式创新
    一、价值主张的创新
    二、出版业务系统和交易结构的创新
    三、出版盈利模式的创新
    四、客户关系管理的创新
  第三节 基于并行模式的业务流程创新
    一、核心业务流程的识别
    二、传统出版流程的改造和再造
    三、数据营销流程的构建
  第四节 基于用户的产品和服务融合创新
    一、知识和产品的重新定义
    二、用户知识消费需求的改变
    三、从单一产品到融合产品
第六章 出版融合重构下的机制创新
  第一节 基于协同的管理和组织创新
    一、从管控思维到协同思维
    二、从管理者向领导者转变
    三、从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转型
  第二节 基于成长的企业知识创新
    一、及时感知出版商业生态系统的变化
    二、注重吸收企业外部知识
    三、积极进行跨领域知识整合
    四、对知识进行动态配置
  第三节 出版企业的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
    一、编辑专业能力的扩展
    二、发行营销人员能力的升级
    三、出版企业技术和数据能力的培育
  第四节 建立开放创新的激励制度和组织文化
    一、建立鼓励成长的激励制度
    二、营造开放创新的企业文化
第七章 国内出版融合案例分析
  第一节 图书出版机构融合实践
    一、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以技术整合内容和渠道,实现多元纵深发展
    二、清华大学出版社:内容为本,以技术创新推动融合向纵深发展
    三、广东人民出版社:以互联网思维驱动传统出版不断进化
  第二节 报刊及新媒体出版机构融合实践
    一、《人民日报》:依托母报优势,整合全媒体资源,发挥党报喉舌正能量
    二、《浙江日报》:善用资本助力,借力互联网思维
    三、三联“中读”(APP):快慢之间有“中读”
    四、“得到”APP:像打磨知识产品一样打磨公司这个“产品”
  第三节 京津冀地区出版融合实践
    一、北京出版业的融合发展
    二、天津出版业的融合发展及案例分析
    三、河北出版业的融合发展及案例分析
    四、京津冀地区出版产业的融合发展
  第四节 出版融合访谈
    一、出版企业在融合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出版融合研究的进展和侧重应解决的问题
    三、教育出版的新趋势、新策略
附录
  附录一:“出版融合的重构困境与创新突破”访谈大纲
  附录二:出版融合转型情况调研问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