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欲作为关键性生产要素参与生产力的开发和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制度的规则供给。不同专业领域从不同视角展开积极讨论。相较而言,现有研究对于知识产权制度的适用重视程度较弱,问题探讨之时容易忽略该制度的功能发挥。然则,数据与知识产权保护对象之间是高度契合的,知识产权制度对于数据之适用亦能实现内在的逻辑自洽和体系融贯。本书在数据生产要素化这一大背景下,基于“培育数据市场,激发数据要素潜能”这一核心目标,并围绕数据要素化过程中的潜在阻碍和挑战,以知识产权视角为切入口,重点探讨知识产权制度之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过程中法律制度健全的应否、可否、能否、以及如何等核心问题。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背景
1.1.2 时代背景
1.2 问题提出
1.2.1 数据的原生问题
1.2.2 原生问题的现有应对
1.2.3 本书核心关切问题
1.3 研究价值
1.3.1 现实需求价值
1.3.2 理论研究价值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制度需求
2.1 数据的新型生产要素定位
2.1.1 数据的类化型朴素认知
2.1.2 数据的生产要素化
2.1.3 数据要素化的理据与价值
2.2 数据要素概念之理解
2.2.1 概念厘定的必要性
2.2.2 术语概览与关系厘清
2.2.3 数据与数据要素的内涵
2.3 数据要素市场基础性制度构建需求
2.3.1 数据要素市场基础性制度构建的必要性
2.3.2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潜在法律挑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要素化数据保护的知识产权制度引入
3.1 数据的权益属性及层级安排
3.1.1 利益、法益与权利之界分
3.1.2 数据权益属性争议与辨析
3.1.3 数据的权益位阶安排
3.2 数据产权化争论与证立
3.2.1 数据产权明晰的应然之义
3.2.2 数据的可产权性争辩
3.2.3 个人数据可产权问题探析
3.2.4 数据财产的产权化确立
3.3 数据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选项
3.3.1 制度、产权制度与法律制度
3.3.2 既有路径的适用与争议
3.3.3 新创路径的主张与设想
3.4 数据产权保护的知识产权制度选择
3.4.1 制度选择的路径依赖
3.4.2 既有制度优于新创制度
3.4.3 既有制度中的知识产权制度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要素化数据保护的知识产权制度适用
4.1 数据可知识产权的应然分析
4.1.1 调整对象本质相同
4.1.2 核心属性高度一致
4.1.3 基本机理天然趋同
4.2 知识产权制度适用的实然争辩
4.2.1 域内外学术观点综述
4.2.2 直接适用论的理由
4.2.3 部分适用论的主张
4.2.4 无法适用论的质疑
4.2.5 制度适用质疑之回应
4.3 数据的著作权保护研析
4.3.1 数据的可著作权性分析
4.3.2 著作权制度的适用与潜在挑战
4.3.3 著作权制度适用之障碍突破
4.4 数据的商业秘密保护研析
4.4.1 数据的可商业秘密性分析
4.4.2 数据商业秘密纠纷典型实例
4.4.3 商业秘密保护的优势与劣势
4.4.4 商业秘密保护的障碍突围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知识产权治理路径构想
5.1 基于信息产权的知识产权制度发展
5.1.1 知识产权与信息产权的异同
5.1.2 数据驱动下的信息产权扩展论主张
5.1.3 信息产权与知识产权的审视与重构
5.2 知识产权路径下数据的权益配置安排
5.2.1 初始安排的核心关注
5.2.2 权利配置的理论依据
5.2.3 基本权能的设置选择
5.2.4 权利归属的分配架构
5.3 知识产权路径下数据的利用与限制
5.3.1 数据知识产权的取得规则
5.3.2 数据知识产权的有效利用
5.3.3 数据知识产权的合理限制
5.4 知识产权制度与其他法律制度的耦合
5.4.1 《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
5.4.2 合同制度与竞争法
5.4.3 各类“安全法”与《刑法》
5.4.4 技术措施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通知
春节期间(2025年1月21日至2月10日)邮购业务暂停,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并祝春节快乐!